2022年11月4日,北京市健宮醫院心胸血管外科與心血管病科醫療團隊通力合作,成功為一名主動脈瓣重度狹窄患者完成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TAVI)手術。該項技術填補了我院該類手術的空白。
目前常規治療瓣膜病變的方法為:開胸體外循環下瓣膜置換術和介入方法經導管主動脈瓣置換術,結合該疾病目前國內治療進展及患者自身情況特點,經導管主動脈瓣置入術為首選治療方案。
多學科會診現場
術前,在陳斌副院長的全力支持下,由心胸血管外科何子林主任組織,聯合心血管病科、醫務部、影像科、手術麻醉科、超聲科、重癥醫學科等科室,進行多次MDT討論與評估,制定了周密的診治流程及應急處理方案,并與北京安貞醫院心臟瓣膜病介入中心宋光遠教授團隊通過網絡會議的形式進行對接,共同設計制定合理的手術方案。大家對手術流程、并發癥預防及替代治療進行了多次推演,從而確保手術萬無一失。
TAVI手術的開展需要多科室通力協作,經過詳細周密的術前準備,11月4日晨起6點30分,北京市健宮醫院心血管中心(心胸血管外科及心血管病科)成功為患者行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
TAVI全稱為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是通過經導管或者經心尖兩種路徑,將人工主動脈瓣膜放至主動脈根部,替代原有病變主動脈瓣膜的技術。該手術目前廣泛應用于存在開胸高危因素的主動脈瓣病變患者。該技術在2002年首次出現,我國第一臺TAVI手術在2010年于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完成,目前已逐漸向全國普及。
我國每年瓣膜手術占成人心臟手術第一位,雖然近年來風濕性心臟瓣膜病發病率有所下降,但隨著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老年退行性主動脈瓣狹窄越發常見,而主動脈瓣置換是目前更適合的治療手段。但高齡、合并癥多、心功能差的患者并不能耐受開胸手術及體外循環的創傷,而是更適合TAVI手術。